
今年是父亲斯吾铭去世三十八周年。他又名斯庆瑞、斯庆才,那些烽火中的青春往事大牛配资,他生前未曾详述,却藏在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本完好的同学录与一纸褪色的毕业证书里,在时光中静默诉说着他在印度加尔各答的峥嵘岁月。
前排右起第五位是斯吾铭
左为斯吾铭
展开剩余79%从战场到驼峰:烽火中的征途
父亲的抗战足迹,早在赴印前便已镌刻下热血印记。1939年3月至5月,他身为国民军南昌汽车兵团机器脚踏车分队及第三独立汽车厂的技术员,投身南昌大会战的硝烟。在激烈的战斗中,父亲不幸中弹受伤,这份伤痛成为他投身抗战的永久勋章。
南昌沦陷后大牛配资,父亲辗转至重庆,进入民国中央工校专攻通讯技术与汽车驾驶维修。彼时滇缅公路已成为抗战物资转运的"生命线",父亲以汽车维修技术员的身份穿梭于战火纷飞的公路沿线,用双手守护着这条国际通道的畅通。
1942年前后,日军切断滇缅公路,陆路物资运输几近中断,中国航空公司——这家由中美合办的民航企业,成为维系抗战补给的关键力量。由于国内机场多遭日军轰炸,昆明机场虽起降频繁却缺乏安全的维修设施,中航公司最终决定迁往印度加尔各答。得知招考消息后,父亲凭借过硬的技术通过考试,以外勤机械师的身份远赴印度,站上了"驼峰航线"的后勤保障前线。
达姆达姆机场:生死线上的坚守
父亲所在的达姆达姆机场,是"驼峰航线"西端的重要枢纽。这座早于二战前便建成的机场,自1941年起成为盟军空运行动的战略基地,不仅支撑着对中国的物资运输,还承担着为缅甸战场盟军空投补给的任务。每天,中美英三国飞行员驾驶着C—47、C—46等运输机,从这里起飞穿越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飞向昆明、重庆等地。那条被飞行员们以"驼峰"命名的航线,全长约1199公里,沿途的高山雪峰、强气流与日军战机的阻击,让每一次飞行都堪称生死考验。
父亲的工作,便是在这片繁忙而危险的机场上,为归来的战机做检修,为待发的航班做准备。当时机场起降频率极高,飞行员们常常日夜穿梭,一晚往返三趟,地勤人员则需加班加点装卸货物、加油检修,全力保障每一架飞机的安全。与父亲一同坚守的,还有斯汉章、斯汉生、斯逸龙、斯惠民、叶蒋川、魏应鹏、陈庚良、范仲卿等伙伴,其中斯氏兄弟五人和叶蒋川、陈庚良同为诸暨同乡,在异国战场结下了深厚情谊。
机场的宿舍虽设施齐全且免费提供,却因湿热气候成了蚊虫的乐园——即使用了蚊帐,蚊虫仍能钻隙而入。为此,父亲与伙伴们合租了当地人出租的西式洋楼,六七人同住一室,在异国他乡构筑起临时的"家"。那时的加尔各答贫富差距悬殊,街上挤满了贫苦民众,而父亲凭借中航的工资与国内的眷属津贴,待遇相对安稳,这份保障也成了他安心工作的后盾。
在三年半的"驼峰航线"运营中,中美两国共完成约80000架次飞行,运回抗战物资超5万吨。父亲与无数地勤人员的默默检修,正是这条"血线"得以畅通的重要支撑。
中华校园:文光与殊荣交织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父亲并未停下求知的脚步,成为加尔各答中华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这所由浙江黄岩人周祥光创办的学校,诞生于旅印青年"求学之心倍切"的迫切需求中——时任国民政府外交协会印度分会秘书长的周祥光,克服财力艰窘的困境,带领师生将校舍从两间小楼扩充为两层西式大厦,学生规模也从数十人增至百余人。
学校的课程设置兼顾中西,涵盖国学、英文、印度文、法文、会计等多个领域,教师则来自国内外,为旅印青年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机会。根据学校组织大纲,凡中等以上学历者经考试合格均可入学,两年修业期满且考试合格便能获得毕业证书。父亲在这里不仅汲取知识,还积极参与校园生活,成为学校足球队的一员,在绿茵场上释放青春活力。
最令家人引以为傲的,是父亲曾亲历的一段跨文化邂逅。作为中华旅行团的成员,他随周祥光校长前往加尔各答以北的圣蒂尼坦克,参观由泰戈尔创办的印度国际大学。这所倡导无种族、贫富之分的学府,由泰戈尔以诺贝尔文学奖奖金为基金创立,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求学者。在那里,父亲与同学们受到了泰戈尔先生及著名女诗人奈都夫人的亲切接见——这位曾赞叹中国诗歌与民生紧密相连的文学巨匠,与中国青年的这次会面,成为父亲人生中弥足珍贵的殊荣。
同学录里清晰记载着,当时中华学校的浙江学生有二十二名,其中诸暨籍仅三人,父亲与斯汉生、陈汉民(时任花莲乡人)便是同乡校友。这本收录了校史、名录、课程等内容的同学录,如今已成为见证那段特殊岁月的珍贵史料。
遗物中的记忆:跨越时空的思念
家中至今珍藏着父亲从印度带回的一件英国产领子,质地精良的面料虽已失去光泽,却承载着他在异国的生活印记。与之相伴的,还有他在印度的毕业照——照片里的青年身着正装,眼神坚定;那张1945年的同学通讯录,密密麻麻的名字背后,是一群年轻人在烽火中的同窗情谊。
父亲的印度岁月,是"驼峰航线"上无数无名英雄的缩影——他们用机械师的扳手、地勤员的汗水,守护着抗战的希望;也是战乱中求知者的写照,在炮火声中坚持向学,于跨文化相遇中收获启迪。这些藏在遗物中的故事,虽迟至今日才被细细品读,却让父亲的形象愈发清晰鲜活。
驼峰的风雪早已消散大牛配资,泰戈尔的箴言亦在时光中沉淀,但父亲那代人的坚守与求索,永远值得铭记。(斯多林)
发布于:山东省鑫旺资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